- · 《资源与产业》栏目设置[09/30]
- · 《资源与产业》数据库收[09/30]
- · 《资源与产业》投稿方式[09/30]
- · 《资源与产业》征稿要求[09/30]
- · 《资源与产业》刊物宗旨[09/30]
产业地产模式:裕廊工业园模式解读Ⅱ|成功的产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前言: 亚洲4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建裕廊工业区,通过承接西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人均GDP连年增长,迈出了大国崛起的第一步。但其实, 裕廊工业区闻名于世,
前言:亚洲4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建裕廊工业区,通过承接西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人均GDP连年增长,迈出了大国崛起的第一步。但其实,裕廊工业区闻名于世,被东亚各国广泛传颂仿效,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如果没有经历转型,或许裕廊正与现在奄奄一息的老工业基地同病相怜!”以李光耀为代表的决策高层早已清醒地意识到:“劳动密集型工业只是过渡时期的措施,裕廊工业区的未来仍要着眼于提升经济效益和制造高科技产品。”
方升(园区大会)认为,中国要借鉴裕廊的,不仅是开发初期“单张蓝图绘到底”的精密规划和一举扭转区域颓势的短暂成就,更应学习裕廊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区位、资源禀赋特点,细致分析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抓住时机调整园区产业结构方向的战略定位。
20世纪中叶,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之下,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国、印度等东方大国与美苏间的微妙关系,直接决定着西方国家对亚洲区域的产业输出导向。而新加坡偏偏又属外向型经济,是最容易受到美国亚太经济政策影响的区域之一。
商务成本
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人均GDP的提高,新加坡的用工成本持续增加。60年代新加坡所依赖的人口红利逐渐走向下坡路,国内劳动力供应一度处于紧张状态。而此时,中美关系得到初步缓和,西方国家开始调整东亚政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加坡周边国家,普遍以较低商务成本吸引走了大批原本中意裕廊的欧美投资者。
针对这一问题,李光耀曾坦然承认:“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有机会,是靠别的国家的失误。如果60、70年代的中国、马来西亚、印尼或菲律宾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新加坡根本就没有发展的机会。”
石油危机
1974年,全球性的石油危机爆发,能源与矿产等资源价格水涨船高。欧美发达国家被迫进行产业调整,大幅压缩了重化工行业的利润空间。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西方国家通过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来抵御能源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并纷纷选择将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化工和造船等向外转移。拥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亚洲四小龙成为首选之地。
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西方国家的产业转移已经不再局限于资本密集型,而是逐渐扩展到了包括汽车、电子等在内的部分已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中国为首的东亚诸国,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亚太区域的石油市场迅速扩大,石油消费也在持续增加。亚洲地区急需优良的石油供应基地。
总体来说,80年代初的新加坡,因商务成本提高,导致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无以为继。但石油危机的及时出现、欧美国家的成本攀升,却反而给予了岛国一条崭新的出路——通过承接西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摆脱国家经济危机。
经济基础
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装备多、投资量大、容纳劳动力较少、资金周转慢、投资效果也慢。产量同投资量成正比,而同产业所需的劳动力数量成反比,刚好契合80年代新加坡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现实国情。此外,1979年,新加坡人均GDP近4000多美元,即将达到中等国家收入行列。裕廊工业区要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实现更深层次的工业化,首选也必然是效仿西方国家19世纪的老路,由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
交通优势
新加坡能源极度匮乏,裕廊工业区能成为化工中心,最主要是得益于其交通区位优势。新加坡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是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的航道要冲,同时新加坡把持着南海、爪哇海与马六甲海峡之间交通的咽喉。
因此,新加坡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再加之80年代东亚各国对石油产品的渴求,新加坡完全能借助有利的地理位置与海运条件,大力发展港口航运建设,从转口贸易港起步,积极吸收跨国资本来发展炼油工业。(顺便提一下,中国研发新能源汽车,一定程度上就是为避免新加坡马六甲海峡的石油供应被西方掐断。)
人才培养
产业转型,除了园区经济实力以外,人才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李光耀作为教育实用主义理论的奉行者,高度重视为促进新加坡产业发展转型培育特定的人才
文章来源:《资源与产业》 网址: http://www.zyycyzz.cn/zonghexinwen/2021/0716/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