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共

来源:资源与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9-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新网福建清流6月21日电(吴火钊)青山保持沉默,守住忠魂。在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临社镇松林中,这座安葬着三名烈士的红军墓地承载着悲壮雄伟的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当

中新网福建清流6月21日电(吴火钊)青山保持沉默,守住忠魂。在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临社镇松林中,这座安葬着三名烈士的红军墓地承载着悲壮雄伟的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当地人守护着。这座烈士陵墓是林社镇曾福良、曾启英、谢玉柱三人的墓葬。 80多年前,曾家有6人,其中5人参加了革命,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21日,曾氏65岁的后人曾世昌再次来到墓前,折起一把茶枝,清理墓前的落叶。点一把素香,披着斗篷和父母和祖父聊天。

革命烈士证书。吴火摄

记住“一户三烈士”红色故事

曾世昌告诉记者,奶奶和英对孩子们说“过去”,因为他们年轻。曾家是当地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靠向地主租地、长期为他人打工难以生存。 1930年1月,“古田会议”后,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从连城县至清流县,扎营在林社镇,部分红军扎营在曾家附近。

“小时候,我很好奇为什么我们六人中有五人加入了红军,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阿姨,所以我经常缠着奶奶听她以前的故事。”曾世昌说,军官奶奶和英回忆说,当初,面对这股诡异的力量,曾家也感到害怕。

但毛主席在这里召开群众大会,走访贫民、发问、宣传、动员群众,点燃革命的火花。另外,红军的生意是公平的,没有一一拿群众,尤其是红军从曾家菜园里摘了菜后,立即把钱送到了曾家。这赢得了曾家的欢心,他们干脆请红军士兵住在家里。

1931年6月,罗瑞卿率红四军第11师再次进入林社村打土豪、瓜分田地,展开革命斗争。 1932年6月,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在革命理想的鼓舞下,曾家五人全部参加了革命。后来在白人恐怖势力的反击中,曾福良在送信途中被捕,被活埋。其子曾启英在长征途中遇难,曾启英怀孕的妻子谢玉珠也在送信途中被剖腹产逮捕牺牲。

今天,临社镇振兴了红色革命旧址,正在建设“初心镇”。曾世昌的女儿曾丽红成为当地的红色说书人。她自己讲述的“一个家庭为革命,三个烈士”的故事震惊和感动了许多观众。在曾丽红看来,红色基因正在她的家乡续写新的篇章。 “最感人的是家乡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红军革命的初衷。”

驻地军民守卫红军墓。吴火摄

振兴红色革命旧址建设“早心镇”

林社村村民于连,临社镇,自建三层楼房,是餐厅的“红小厨”,深受游客喜爱。 “这几年来,林舍人越来越多,旺季收不到,今年打算装修三楼,多开几张桌子。”于连说道。前段时间,永安有40、50人参观。一整天,我都约好了下次再来。

于连的家在清流县临社镇毛泽东故居广场前。旁边是红军夜校、毛泽东故居、仙女峰、茶园、外展训练基地。随着当地红色资源的挖掘,“红色+乡村”旅游线路走上了快车道。不少当地村民,如玉莲,乘势而上,牢牢捧着红色旅游带来的“金饭碗”。

不久前,临社镇红色新地标——太华站对外开放。这里将文家山与临社十里红军古道连接起来,延伸和拓展红色遗产体验空间,让人们重温“宁化、清溪、归化、路林、苔深滑”的红色记忆。

“林社镇红色资源丰富,除红色文物外,楚心镇项目现正通过建设红色人文、绿色生态、古民俗等资源,整合林社红色人文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古民俗风情资源楚心镇工程带动林社红镇。振兴中国。”清流县临社镇镇长郑晓庆说:“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红色优势,讲述红色故事,唱响“风展红旗,风景如画的三明"。"

紧邻临社村的石下村,通过鲜切的开发,引进了苏富茶业、闽惠花卉、怡达兰园、龙泉渔村、澳洲鳕鱼现代花卉、苗木、茶叶、烤烟种植和冷春育种。产业园区等10余家农业旅游企业变资源为“资产”,变家园为“园”,走上了乡村振兴产业繁荣之路。

“家乡越来越美,红色的气息越来越浓。每年有超过10万游客到临社旅游。”曾立红说,家乡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也是他讲课的地方。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让家乡展现最美的面貌。 (完)

文章来源:《资源与产业》 网址: http://www.zyycyzz.cn/zonghexinwen/2021/0905/1990.html



上一篇: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下一篇:“蓉欧产业对话”首场活动聚焦职业教育 5个项目

资源与产业投稿 | 资源与产业编辑部| 资源与产业版面费 | 资源与产业论文发表 | 资源与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资源与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