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京冀首次联合发布临空区32个产业资源招商地块

来源:资源与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月25日,京冀首次联合发布大兴国际机场临空区32个招商地块,包括商业、多功能、工业、物流用地、一类工业用地等地块资源,总面积123.42公顷。本次发布内容包括地块位置信息、综

1月25日,京冀首次联合发布大兴国际机场临空区32个招商地块,包括商业、多功能、工业、物流用地、一类工业用地等地块资源,总面积123.42公顷。本次发布内容包括地块位置信息、综合指标要求及产业定位需求,面向全球招募合作伙伴。

北京片区本次共发布东、西片区最新招商地块19个,项目16个,用地面积81.36公顷。其中,东片区项目10个,包括国际航空总部园、国际人才公寓、国际航空科创园、氢能站、国际商业配套区(2块地)、国际学校、国际贸易配套区、国际CRO+CDMO项目、国际航空维修项目和国际数字贸易社区;西片区项目6个,包括国际医创数智港、国际药企总部、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国际医学检测中心、国际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园(3块地)和国际创新加速器。大兴临空区立足“1+2+2”产业布局体系,以生命健康为主导,以航空枢纽和航空服务保障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为补充,通过持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构筑北京国际交往中心“新名片”。大兴机场临空区立足新国门现有优势,拓展资源、高标准规划,着力打造“全球临空区4.0模式新典范”、“联动耦合新空间”与国际交往新平台。临空区不断探索创新国际招商新路径,建立了一支职业化的国际招商团队,形成了“专业规划+专业智库+专业园区+专业服务+专业基金+专业政策+专业品牌”为一体的国际招商体系,全力打造“联通世界新国门、国际交往新高地”的临空创新港区。

廊坊片区本次共发布最新招商地块13块,总面积41.39公顷。依据“1+2+3”核心产业体系,重点围绕1个先导产业(即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2个培育产业(高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3大支撑产业(航空科技、航空物流、高端服务),全面落实“1+6+5”政策体系,本次发布地块主要围绕国际商务区、航空创新区(综合保税区)、高端制造区、生物医药区、生态文旅区五大功能区,打造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高端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综合物流4个产业发展平台,廊坊临空经济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建立鼓励创新人才机制,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将临空经济区打造成为新时代引领廊坊和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京冀联合发布最新招商地块,是大兴机场临空区打造京冀协同示范区,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的又一重要信号。临空区作为“两区”建设,即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的重要承载地,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两省市自贸区政策优势的区域,也是建设北京改革开放新高地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兴片区与廊坊片区正通过高水平合作搭建招商引资、企业交流的合作平台,探索先行先试政策。双方招商联合专班通过共同产业规划和共同路演等方式,在合作推动跨省项目开展的同时宣传大兴机场临空区的区位优势、产业布局及营商政策,增强招商引资实效,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并实现共赢发展。

目前,大兴机场临空区正处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起步阶段,在国际消费、生命健康、国际会展等领域均期待广泛合作。未来,该区域将朝着建设制度环境优越、营商环境一流、京冀共建共管的现代化临空经济区,向着打造京津冀融合发展动力源的美好愿景不断前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供图/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

编辑/谭卫平

文章来源:《资源与产业》 网址: http://www.zyycyzz.cn/zonghexinwen/2022/0125/2667.html



上一篇:石勇代表:立足资源禀赋 以产业大发展支撑乡村
下一篇: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资源与产业投稿 | 资源与产业编辑部| 资源与产业版面费 | 资源与产业论文发表 | 资源与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资源与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